奇穴是指十四经穴除外具有固定位置和有较为寥落调节作用的腧穴。又称经外奇穴。奇穴一般皆是在阿是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,在临床调节上针对性较强。唐代《令嫒要方》中载有奇穴187个丑闻,这些奇穴并不皆是时常用的。今天小编为世界整理了临床常用奇穴,全部来望望吧!
01
四神聪
定位:在头顶部,当百会前后傍边各1寸,共4个穴
主治:中风、头痛、眩晕、失眠、癫痫、狂乱、目疾
刺灸法:平刺0.5-0.8寸
图片
02
印堂
定位:在额部,两眉头连线的中点
主治:眉棱骨疼、头痛、眩晕、鼻渊、鼻衄、赤子惊风
刺灸法:平刺0.3-0.5寸
图片
03
鱼腰
定位:眉毛的中心
主治:眼睑下垂、瞤动
刺灸法:平刺0.3-0.5寸
04
球后
定位:眶下缘外四分之一与内四分之三接壤处
主治:目疾
刺灸法:轻压眼球朝上,向眶缘直刺0.5-1寸
05
夹承浆
定位:承浆旁开1寸
主治:齿痛、口眼倾斜
刺灸法:斜刺或平刺0.5-1寸
06
成人视频牵正
定位:耳垂前0.5-1寸
主治:口眼倾斜、长短生疮
刺灸法:斜刺或平刺0.5-1寸
图片
07
安眠
定位:翳风与风池连线之中点
主治:失眠、眩晕
刺灸法:直刺0.8-1.2寸
08
太阳丑闻
定位:在颞部,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,向后约1横指的凹下处
主治:头痛、目疾、面瘫
刺灸法:直刺或斜刺0.3-0.5寸,或点刺出血
09
金津、旨酒
定位:舌系带两侧静脉上,左为金津,右为旨酒
主治:口疮、失语、舌肌萎缩
刺灸法:点刺出血
10
提托
定位:关元旁开4寸
主治:阴挺、疝气
刺灸法:直刺0.8-1.2寸
11
子宫穴
定位:中极旁开3寸
主治:阴挺、不孕
刺灸法:直刺0.8-1.2寸
图片
12
定喘
定位:大椎旁开0.5寸
主治:气喘、咳喘
刺灸法:直刺0.5-0.8寸
13
华佗夹脊
定位:在背腰部,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,后正中线旁开0.5寸,一侧17个穴,傍边共34个穴
主治:一切慢性疾病,神经软弱、体虚证
刺灸法:斜刺0.5-1寸
14
腰眼
定位: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3-4寸凹下中
主治:腰痛、带下、月事不调
刺灸法:直刺1-1.5寸
15
四缝
定位:在第2-5指掌侧,近端指关键横纹中点,一手4个穴,傍边共8个穴
主治:赤子疳积
刺灸法:点刺出血或挤出黄白色黏液
16
十宣
定位:在手十指顶端,距指甲游离缘0.1寸,傍边共10个穴
主治:晕厥,晕厥、高热、中暑、癫痫、癔病、赤子惊厥、咽喉肿痛刺灸法:点刺出血
图片
17
中魁
定位:手背中指近端指节的中点主治:吐逆、食欲改悔、呃逆刺灸法:艾炷灸5~7壮,斜刺0.2~0.3寸
18
八邪
定位:手背各指间的缝纹端的赤白肉际处,傍边共8个穴主治:烦热、手背肿痛、麻痹
刺灸法:斜刺0.5~0.8寸
19
百虫窝定位:血海穴上1寸主治:风湿痒疹
刺灸法:直刺1.5~2寸
20
鹤顶
定位:髌骨上缘正中凹下中
主治:膝痛、瘫痪
刺灸法:直刺1-1.5寸
图片
21
膝眼定位:各异,在韧带两侧凹下处。在内侧的称内膝眼,在外侧的称外膝眼。主治:膝腿痛、腿脚重
刺灸法:向膝中斜刺0.5~1寸,或透刺
22
阑尾定位:足三里下2寸处主治:肠痈、消化不良刺灸法:直刺1.5~2寸
23
胆囊
定位:在小腿外侧上部,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下处(阳陵泉)直下2寸
主治:急慢性胆囊炎、胆石症、胆谈虫症等胆腑病证;下肢麻痹
刺灸法:直刺1~2寸。
24
八风
定位:足背各趾缝端凹下中主治:脚气、趾痛、足趾麻痹、肿胀刺灸法:斜刺0.5~0.8寸或点刺出血
图片
25
里内庭
定位:足底第2、3趾间与内庭相对处
主治:赤子惊风、急性胃痛、足趾祸患
刺灸法:直刺:0.3-0.5寸丑闻
本站仅提供存储功绩,系数实质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实质,请点击举报。